一个小孩问他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
他爸说:“你是我从碗柜里拣来的。”
小孩又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他妈说:“有一次啊,妈妈做梦,梦到枕头边有一个小孩,一睁眼你就在妈妈的枕头旁边啊!”
小孩跑去问他爷爷,他爷爷回答:“爷爷奶奶做梦都想有一个乖孙子,后来天上的神仙知道了,就派一头老鹰把还是婴儿的你送到了咱们家门口。”
晚上,这个小孩写下作文:我们家人太可怕了,已经3代没有性生活了。
 
讲一个新疆笑话:
一个人到一家维族饭馆吃包子,吃的正开心时突然吃出一根羊毛,此人非常不高兴,大叫:“老板!包子里有根毛。”
维族老板过来大骂道:“阿囊斯给(国骂三字经维语版)!五毛钱的包子你想吃出个毛毯呢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第一个笑话通过三代人荒诞的生育解释层层铺垫,最终用孩童视角的作文完成对伦理禁忌的消解式反转,符合‘荒诞解构’与‘延迟笑点’原则。维族饭馆笑话利用‘羊毛/毛毯’的实物与价格的夸张对比制造错位感,老板用方言粗口强化市井气息,符合‘冒犯边界’和‘双关谐音’技巧。两则笑话均通过‘预期违背’制造反差,且因生殖话题与饮食吐槽具有普适性,但文化差异导致部分受众可能无法完全捕捉维语粗话的喜剧张力。
253
收藏
2024/09/27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