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顾客:“这粥怎么这么稀,还要3元钱一碗,太坑人了吧。”
店主:“物以稀为贵嘛。3元钱这么一大碗,您便宜占大了呢。”
 
2. 顾客:“喂,服务员,近视眼镜多少钱一副?”
服务员:“那里不写着吗?”
顾客:“我眼近视,看不清楚。”
服务员:“买一副不就看得清楚啦!”
 
3. 一天上午,有个提着一只皮箱的男人,在闹市对着天空张望良久。
过路的人也好奇地跟着往天空望,以为天上有什么新奇东西。
没多久,云集了大量好奇的人。
那位男人觉得时机已到,在路边打开皮箱,拿出他要出售的望远镜摆卖,果然生意不错。
 
4. 顾客:“琵琶好学吗?我想买一把。”
店主:“好学,最简单了,你一弹就响。来,买一把吧!”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四则对话均通过语言双关和逻辑反转制造幽默。第一则利用‘稀’字双关,将物理属性偷换为经济学概念;第二则通过‘看不清价格-买眼镜才能看价格’形成闭环逻辑陷阱;第三则展现人性从众心理的商业利用,铺垫与反转节奏精准;第四则用‘一弹就响’的字面义消解乐器学习难度,制造认知差。所有笑话均未触碰冒犯边界,使用生活场景易引发共鸣,语言简洁符合‘三翻四抖’节奏,其中望远镜案例额外具备社会洞察深度,物以稀为贵与一弹就响属于创新性旧梗新用。
330
收藏
2024/09/27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