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秀才见一人挑着一个大箩一个小箩从前面走过,为了卖弄自己的才学,于是吟诗一首:
大箩是箩,小箩也是箩,
小箩装在大箩里,两箩合一箩;
那人听了以后也对了一句:
秀才是才,棺材也是材,
秀才装在棺材里,两才合一才。
秀才无言以对。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谐音双关和身份反转制造了精妙的讽刺效果。秀才用'箩'字重复结构卖弄文采时,挑担人用'才/材'的谐音梗将'秀才'与'棺材'并置,在保持对仗工整的前提下,既完成了'棺材装秀才'的荒诞画面构建,又暗含'棺材材比秀才才更有用'的潜台词。语言简洁有力,前两句铺垫形成节奏惯性,后两句突然转向死亡意象形成巨大反差,既符合文人相轻的文化语境,又通过'两才合一才'达成对知识分子的温和冒犯,符合汉语文化圈听众对文字游戏的审美期待。
2024/09/27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