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地人前来讨债,缠着经理不放。见不得脱身,经理便设宴招待。一番热情,外地人被灌得酣醉如泥,经理找了一辆出租车把讨债者送到了车站。
再来讨债,外地人接受前次教训,死活不喝。见客人死活不喝,经理自斟自饮。不一会,自己铭咛大醉。
讨债者自觉无趣,只好悻悻而去。事后,有人问经理:“平时海量,今日才喝了几杯‘啤茶’咋就醉了呢?!”
经理大笑说:“只要货款要不走,我喝啥都是酒?”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经理两次应对讨债者的策略反转制造了意外笑点。第一次用真酒灌醉对方,第二次用'啤茶'装醉的反套路形成鲜明对比,'啤茶'一词巧妙利用饮品双关暗示伪装手段,结尾'喝啥都是酒'的台词既点破职场赖账的荒诞逻辑,又形成语言谐趣。故事结构采用重复递进模式强化喜剧效果,讨债与反讨债的职场攻防战容易引发打工人共鸣,对商业赖账行为的讽刺保持在社会容忍边界内,经理用自醉化解危机的急智行为也暗含对现实压力的解构。
2023/04/27 16:04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