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考试,我坐着发呆。监考老师看了看我的试卷后,微微点头,然后悄悄地给我做手势,先比了个一,又比了个三。
 
我心领神会,第一题选了C。如法炮制,他帮我做了所有题。
 
所以我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很好奇,身为一个老师,为啥所有题目都做错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多重反转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首段营造出师生作弊共谋的紧张感,中间用'如法炮制'暗示作弊成功,结尾却以'老师全错'打破预期,形成三级反转结构。利用教师权威与业务能力的反差制造荒诞感,考试场景具有普适性,手势作弊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感。用'微微点头'等微表情埋下伏笔,最后'身为老师全做错'的吐槽既符合逻辑又突破常规认知,在冒犯教师群体与黑色幽默间保持了平衡。延迟笑点体现在需要观众二次反应:既理解作弊行为,又意识到教师能力荒诞,最后产生'错位感'的幽默体验。
312
收藏
2022/04/27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