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学写作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莱蒙托夫的住所。
 
“请问,您就是伟大的莱蒙托夫吗?”年轻人问。
 
“我就是莱蒙托夫,但并不伟大,您有什么事吗?”
 
“啊,太好了!我想请您谈谈写诗的经验,可以吗?”
 
“弄错了,年轻人,您要找的那个莱蒙托夫早在1841年就去世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身份认知错位制造反转笑点,利用历史人物莱蒙托夫的真实死亡年份(1841年)与对话者自称活着的矛盾制造荒诞感。其核心笑点在于年轻人虔诚求教的对象实际是幽灵或冒名者的双关暗示,既符合文学爱好者对诗人英年早逝的认知(知识门槛),又以'活人与逝者对话'的超现实设定突破常识(预期违背)。语言简洁的对话结构形成经典相声式'三翻四抖'节奏:前两句建立人物身份认知,第三句铺垫诉求,末句突然用史实颠覆情境。但部分缺乏文学知识的受众可能因无法识别莱蒙托夫死亡年份而降低共鸣度,故未达更高分数。
264
收藏
2024/09/27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