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发现狐狸在鸡窝前鬼鬼祟祟,立刻提笔画了一幅速写,贴在鸡窝前的大树上。
貉、狼和老虎看了,不约而同地把猴子围了起来。
怒视着猴子说:“你这是别有用心!看你给狐狸画的那嘴,简直与我的嘴一模一样!”
狼逼视着猴说:“你这是指桑骂槐!为什么偏偏画我老朋友的速写?”
老虎怒气最大,它一边将速写扯碎,一边对猴子吼道:“你这是影射!狐和虎读音相近。你的矛头是对着我的!”
猴无法申辩,它糊涂了:我明明画的是狐狸,可貉、狼和虎为何要发火呢?
据说,猴之所以常常抓耳挠腮,就是因为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寓言通过动物世界的投射,以狐、貉、狼、虎对速写画的过度解读,暗喻现实中对号入座者的敏感心理。狐狸偷鸡引发的画作事件,利用'狐虎同音'制造双关陷阱,貉的容貌焦虑、狼的兄弟义气、虎的权威敏感形成三重错位笑点。结尾猴子抓耳挠腮的困惑神态,既是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荒诞解构,又以'据说'形成留白让观众自行咀嚼讽刺意味。动物拟人化有效规避现实冒犯,谐音梗与身份错位的嵌套设计,使不同受众能对应到职场、社交等场景的过度解读现象,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
2022/07/30 19:14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