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李白非常调皮,一次他逃课去河边玩。
 
看到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就很好奇,过去问:“老婆婆,您这是在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是在磨针!”
 
李白很费解:“可是您这么费劲的磨针做什么用呢?”
 
老婆婆冷冷地答道:“我是容嬷嬷。”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经典故事改编制造了双重惊喜。首先借用了'铁杵磨成针'的典故触发受众文化记忆,随后以'容嬷嬷'这一经典影视反派形象实现谐音双关,在预期励志结局时突然转向无厘头搞笑。利用代际文化符号的碰撞(古代典故+现代影视角色)制造荒诞反差,'磨针'与'嬷嬷'的谐音梗在语音层面形成瞬间错位,符合'安全打破规则'原则。但存在两点限制:1.需要受众同时知晓李白传说和《还珠格格》剧情,90后至00初群体共鸣更强;2.谐音梗属于中等创意,缺乏递进层次。整体上在文化混搭与语音游戏层面达到有效幽默效果。
385
收藏
2024/09/24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