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比,一人夤缘科举一名,命卜者占龟,颇得佳象,稳许今科公捷。
 
其人大喜,将龟壳谨带随身。
 
至期点名入场,主试出题,旨解茫然,终日不成一字。
 
因抚龟叹息曰:“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如何竟不会做文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科举迷信与荒诞结局的反差制造笑点。前半段铺垫‘占龟得吉兆’的期待,结尾‘抚龟斥其不会作文’形成逻辑反转,将人的无能荒诞转移到龟壳上,完成对迷信者的讽刺。‘好乌龟’双关既指占卜灵龟又暗喻代笔作弊,语言简洁带古白话韵味,符合‘意外反转+语言双关+社会讽刺’三重幽默机制。但需要听众理解科举占卜文化背景,存在轻度知识门槛削弱普适性,故未达满分。
208
收藏
2024/09/29 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