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家打牌,儿子突然对我说:“爸,我想拉粑粑,到哪去拉呀?”
我指这墙角鸭子那说:“就拉那鸭子旁边吧。”
 
不一会,儿子跑过来对我说:“爸,我拉裤子了。”
于是我非常生气地问他:“不是给你说去那拉吗?”
 
儿子说:“那鸭子老跑。”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父子日常对话制造了双重意外效果。首先父亲将‘拉鸭子旁边’的方位指示被孩子误解为动态跟随(鸭子会跑),形成语言歧义的错位笑点;其次在‘拉裤子’的尴尬结果与父亲理直气壮的质问间形成强烈反差,利用儿童逻辑的荒诞性解构了常规的如厕教导场景。鸭子的动态属性打破观众对静态参照物的惯性认知,在生活常识与童真视角间制造了精准的认知差,且未涉及冒犯元素,符合家庭喜剧的安全边界。
244
收藏
2024/10/08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