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这篇论文是抄袭的吧?”
 
学生:“下次不敢了,您就饶了我这次吧。”
 
老师:“这篇论文是我6年前写的。”
 
学生:“啊?!对不起,老师,我事先并不……”
 
老师:“不过,我还是决定给你‘优秀’。”
 
学生:“谢谢老师,可这是为什么?”
 
老师:“当时我的导师只给了我‘及格’,可我一直认为,我的这篇论文应该得‘优秀’。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双重反转制造强烈意外感:首先揭示学生抄袭对象竟是老师本人,随后老师给出‘优秀’的反常评价,又在最后抖出‘导师曾给低分’的终极荒诞。结构上符合相声‘三翻四抖’节奏,利用学术圈黑色幽默解构权威,既讽刺了学术评价的主观性,又通过代际轮回的荒诞感引发共鸣。语言极简却暗含多层讽刺(自我抄袭、评分标准混乱、学术尊严崩塌),结尾将冒犯性从学生转向更隐蔽的学术体系,安全完成规则突破。延迟笑点在于听众需先后理解两次反转的递进关系,符合‘压力释放→荒诞解构’的幽默机制。
382
收藏
2022/07/31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