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目不识丁的人,见一堆人围着看布告,便买了两个芝麻烧饼,边吃边凑了过去。
他仰头看着布告,嘴一张一合地,假装在认真念着什么。
一个老太太想知道布告上写的是什么,看他念得起劲,便问他:“那是啥呀?”
“烧饼。”
老太太指着墙说:“我是说那上边的。”
“上边?上边是芝麻。”
老太太又指着布告上的字说:“不,我问的是那黑的!”
“黑的?黑的是糊啦!”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三重错位对话制造递进式荒诞效果,符合‘意外与反转’标准。文盲将布告内容与手中烧饼的物理特征(芝麻、焦黑)强行关联,形成认知错位的喜剧张力。老太太三次追问的‘上边’‘黑的’在空间指代上产生歧义,而回答‘芝麻’‘糊啦’利用烧饼元素完成双关解读,暗合‘语言技巧’中的歧义运用。结尾‘黑的是糊啦’既完成食物逻辑自洽,又暗讽文盲错把烧帖当烧饼的荒谬,在‘社会洞察’层面形成对知识鸿沟的温和调侃。该笑话结构符合相声‘三翻四抖’节奏,且无文化冒犯元素,具备易于传播的简洁性和记忆点。
2024/10/03 02:27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