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刚刚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位眼瞎的乞丐在行乞,身边还带着一个4、5岁的孩子。我心生怜悯,便拿出20元钱,准备施舍给他们,便问孩子:“你爸爸什么时候眼瞎的?”
那孩子笑了笑说:“每天早上八点,准时瞎眼!”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巧妙的反转制造了幽默效果。开头营造了同情氛围,引发听众对盲人乞丐的怜悯,但孩子的回答“每天早上八点准时瞎眼”突然揭示了真相——乞丐是假装的,形成强烈预期违背。语言简洁,铺垫与反转节奏紧凑,利用社会常见的假乞丐现象引发共鸣,讽刺性深刻但未过度冒犯特定群体。结尾双关语“准时瞎眼”既暗示职业化行骗,又暗合上班打卡的荒诞对比,使笑点具有延迟回味空间。孩子的天真口吻淡化了冒犯感,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原则。
2024/10/08 11:5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