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呆儿子,娶了一个好媳妇,拜堂后入了洞房。
呆儿感到稀奇,就问媳妇:“嘿嘿,我把你喊什么名字?”
媳妇又好气又好笑,就回他一句:“喊阎王爷。”
新婚之夜,夫妻各睡一头。妻子就用脚去勾丈夫,呆儿被勾醒后,不知搞啥名堂,就喊他的爹:“爹,你来看,阎王爷在勾我。”
他爹一听吓一跳,就大声禀告阎王爷:“阎王爷啊阎王爷,我儿还年轻,我已经老了,要勾你就勾我吧。”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三重错位制造幽默:首先新娘赌气自称阎王爷埋下伏笔,其次呆儿在新婚夜遭遇肢体接触时产生死亡联想形成认知错位,最后父亲将房内私语当作真实祭祀场景形成跨代际误解。三个角色在性启蒙、生死认知、家庭伦理三个维度上形成多重荒诞反差,既符合民间故事憨女婿的叙事传统,又通过‘阎王勾魂’的民俗意象将性暗示转化为无害的生死误会,在冒犯与禁忌间找到平衡。结尾父亲‘要勾勾我’的台词既呼应前文,又暗含老年人对死亡的坦然态度,使笑点具备递进层次。但受限于书面文字表现力,肢体喜剧效果未能完全传达。
2024/09/27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