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讲《三国演义》。讲完主要内容后,老师笑着问我们:“同学们,你们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班里一片沉默。
 
老师又问了一遍,才有人小声回答:“中国人……”
 
不知是谁回了一句:“那会儿还没中国呢!”
 
刚才那个同学就继续说道:“那他就是地球人……”
 
“那会儿还没地……”
 
“别抬杠!”
 
其他同学:“……”
 
老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对话通过课堂场景中学生的抬杠式回答制造了荒诞幽默。首先,'中国人'到'地球人'的递进回答违背常识逻辑,形成意外反转;其次,'那会儿还没地...'的打断与'别抬杠'的强行终结,制造了对话节奏的断裂感,类似相声中的'现挂'效果。师生沉默的留白强化了尴尬氛围,暗合青少年群体热衷解构权威的心理共鸣。语言简洁且层层递进,'中国-地球'的时空错位既包含历史认知偏差,又映射现代网络抬杠文化,符合学生日常互动的真实感。但受限于文化门槛(需知三国时期背景)和反转力度较弱,未能达到更高分。
185
收藏
2023/06/01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