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我刚买的奔腾计算机,老是什么动静也没有。我怀疑是不是你们卖的机器有毛病?”
工程师:“不可能吧?我们的计算机的信誉一直都不错。你能告诉我你的操作步骤吗?”
用户:“我的操作步骤绝对没有问题,我是按照说明书上写的步骤做的,先把计算机用线装好,再接上电源,对吧?”
工程师:“那你有没有把电源开关打开呢?”
用户:“当然打开了。可是我怎么接那个脚踏板好像也没有反应。”
工程师:“对不起,你说的脚踏板?”
用户:“是啊。”
工程师:“可是我们的计算机没有脚踏板啊。你是不是从展销会上买的?脚踏板是不是什么赠品?有什么特征?”
用户:“不是什么赠品,是一根线接到计算机上,是跟计算机一起的,上面还有两个按钮样的东西。”
工程师:“那不是脚踏板,那是鼠标!”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对话通过制造认知错位产生强烈幽默效果。用户将鼠标具象化为‘脚踏板’的误解既符合科技产品认知代沟的普遍现象(共鸣),又在工程师追问下逐步揭露真相形成层层递进的反转(意外性)。语言上采用‘线装计算机-接电源-脚踏板’的具象化错误操作步骤铺垫,最终用‘两个按钮样的东西’与‘鼠标’的认知落差引爆笑点(简洁叙事+具象反差)。同时精准把握了科技产品使用中代际/知识鸿沟的社会现象(社会洞察),且未涉及冒犯性内容(边界把控)。工程师职业严肃性与用户荒诞认知形成的专业-小白对话模式(身份反差),使笑点具备延迟触发性和易传播性。
2024/09/27 16:4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