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5岁,自幼喜爱小动物。三个月前,我给他买了两只小花鼠。从此,儿子一到家,就开始照料他的小宠物:肉饼、酸奶、水果、果冻……
 
只要是他喜欢吃的和他能想到的美食,都一股脑儿地喂给小花鼠。如果小花鼠全部吃光,他就乐得手舞足蹈。
 
前几天,儿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大叫:“妈咪,快给我一匙大米。”我还在纳闷儿子这是要干什么,屋里传来儿子兴奋的大叫声:“妈咪,你快看,小花鼠把大米全吃了!原来老鼠真的最爱大米,难怪歌里唱‘老鼠爱大米’,以前我怎么没想到!”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故事通过儿童天真视角制造双重反转笑点:首先铺垫孩子用各种零食喂养花鼠形成认知惯性,结尾用大米呼应《老鼠爱大米》的经典歌词形成文化梗,既在生物习性层面打破孩子认知(花鼠非家鼠),又在流行文化层面建立新连接。五岁幼童恍然大悟的兴奋感与成人对儿歌的集体记忆产生碰撞,用童真解构常识制造荒诞喜感,且喂养清单中果冻等非常规鼠粮的堆砌增强夸张效果,在无冒犯性前提下精准触发亲子家庭受众的会心一笑。
385
收藏
2024/09/27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