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留美学生靠着每个月生活费100美元我读完了流体力学

80年前的留美学生

80年前的留美学生
靠着每个月生活费100美元
我读完了流体力学、弹道学、物理学

现在的美国留学生
每个月生活费10000美元
商科
“妈,你能不能再给我转点生活费

70年前的留俄学生
“在莫斯科,中国学生就是好学生的代名词”
“你看看能不能学习核物理,我们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好的,只要祖国需要”

现在的俄罗斯留学生
家人们,大三被开除了
有偿求一个俄语好的陪我办转学手续

100年前的留日学生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为中华崛起而学习

现在的日本留学生
秋叶原 Akihabara Station JR泉 日本

90年前的留德学生
我什么时候才能毕业

现在的德国留学生
我什么时候才能毕业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通过对比不同时代的留学生在不同国家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情况,以夸张和反差的方式制造幽默效果。以下是每个部分的具体分析: ### 1. **80年前的留美学生 vs 现在的美国留学生** - **80年前的留美学生**:每月生活费仅100美元,却能完成流体力学、弹道学、物理学等高难度学科的学习。这体现了当时留学生刻苦学习、目标明确的精神。 - **现在的美国留学生**:每月生活费高达1万美元,专业选择为商科,并且还向家里要钱。这种对比突出了现代留学生的生活成本高昂,但学习目标似乎不如过去明确,甚至显得有些“啃老”,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觉得好笑。 ### 2. **70年前的留苏(俄)学生 vs 现在的俄罗斯留学生** - **70年前的留苏学生**:在中国被视为好学生的代表,被祖国急需的人才,愿意为了国家需要学习核物理。这种描述充满了使命感和爱国情怀。 - **现在的俄罗斯留学生**:大三就被开除了,还要找人帮忙办转学手续。这种落差非常大,从过去的精英到现在的窘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人忍俊不禁。 ### 3. **100年前的留日学生 vs 现在日本留学生** - **100年前的留日学生**:抱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信念,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这是一种充满理想主义和责任感的态度。 - **现在的日本留学生**:站在秋叶原车站,可能是在享受动漫文化或娱乐活动,而不是专注于学术研究。这种转变从严肃的学习态度变成了轻松的娱乐心态,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滑稽。 ### 4. **90年前的留德学生 vs 现在的德国留学生** - **90年前的留德学生**:对毕业时间感到焦虑,担心何时才能完成学业。这种焦虑感反映了当时的留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和紧迫感。 - **现在的德国留学生**:同样对毕业时间感到焦虑,但德国的教育体系以严格著称,毕业周期较长,这种焦虑感反而显得更加普遍和无奈,形成一种延续性的幽默。 ### 总结 这张图片的幽默之处在于: 1. **时代反差**:通过对比不同时代的留学生,展现了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个人目标的巨大变化。 2. **角色反差**:过去的学生往往充满理想主义和责任感,而现在的学生则更多地表现出现实中的困境或娱乐化的心态。 3. **夸张手法**:用极端的例子(如生活费的天壤之别、学业目标的变化等)来突出差异,增强了喜剧效果。 4. **共鸣感**:许多人在看到现代留学生的情况时会感到熟悉或认同,从而产生共鸣,进一步增加了趣味性。 整体来看,这张图片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既讽刺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又让人在笑声中反思留学生活的变迁。
21
收藏
04/0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