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喉咙痛去买药,到店里想起那个段子,就对老板说:“呀,忘了叫什么药了。”
 
老板估计也是组织中人,说:“我开了十年药店,只要说两个字我就知道什么药,你别说只记得‘胶囊’两字就行。”
 
我:“那不会,是什么什么含片。”
 
老板脸一黑:“你就不会说前面两字吗?”我:“复方”老板脸更黑了,说:“猜不出来,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我大乐,正准备拽拽地把名字说出来,突然发现我也记不清中间的字了,说:“好像是海里的草。”
 
老板:“复方海草含片?没这药。”我:“不是,是很漂亮的海树。”
 
老板:“复方漂亮海树含片?没有。”
 
我:“啊,是海珊瑚。”
 
老板:“复方海珊瑚含片?草珊瑚吧!”
 
你家珊瑚长海里啊。说完想到了什么,脸一红,匆匆拿药去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药店场景的日常误解制造了多重幽默效果。首先利用‘复方XX含片’的药品命名规则制造悬念,随后通过‘海草-海树-海珊瑚’层层递进的错误猜测形成荒诞反差,最后‘草珊瑚’的谐音梗揭晓时,既呼应了前文‘海里的珊瑚’的误导,又以‘你家珊瑚长海里啊’的自嘲式吐槽完成反杀。老板脸红收尾的开放式留白,暗示了‘草珊瑚’与‘海珊瑚’在中文发音上的微妙关联,让受众在延迟半秒后突然get到语言歧义的妙处。全程对话节奏明快,将药品常识、语言双关和职场人‘用废话文学对抗废话文学’的默契感结合,符合都市年轻人对‘无效沟通’的集体共鸣。
149
收藏
2024/09/27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