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上二年级时,冬天穿的都是针织的毛衣。上课时,我在袖口找到个线头,就和同桌说了。他看了一眼就开始拽,5分钟之后,我就只穿了羽绒服和秋衣回家了。回家后,妈妈问我毛衣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堆毛线。妈妈把我打了一顿。
 
好惨!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故事通过拽毛衣线头导致整件毛衣解体形成强烈荒诞反差,童年恶作剧的共鸣感与母亲愤怒反应的戏剧冲突制造笑点。简洁叙事中完成三翻四抖结构:发现线头(铺垫)-同学拽线(发展)-只剩秋衣(第一次转折)-展示毛线(高潮)-挨打收尾(余韵),符合毛衣物理特性的夸张解构带来安全冒犯。但结尾暴力元素可能削弱部分幽默感,线头抽毛衣的生活经验也使意外性稍显薄弱。
395
收藏
2022/07/30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