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上,同学们不安静,老师不高兴了说:“能不能像个人儿似的。”
 
舍友比较贫,说:“我是神。”
 
这时,从角落里飘出个声音:“我是神父。”
 
顿时,大家就不淡定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课堂场景引发学生群体的共鸣,老师‘像个人儿’的训斥与‘我是神’的回应形成预期违背,而角落‘我是神父’的补刀完成双关反转,利用宗教职位与父子语义歧义制造荒诞感。语言简洁,对话节奏符合‘三翻四抖’结构:老师训斥(铺垫)、室友接梗(第一次转折)、神父补刀(二次深化),层层递进触发笑点。神父作为天主教职位与中文‘父’字形成跨文化双关,既无冒犯又暗含代际压制关系,符合学生互怼场景。但神父梗存在一定知识门槛(需知神父职能),且肢体表演缺失可能导致部分笑点损耗,故得分中等偏高。
379
收藏
2022/04/05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