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你就说我回答了没有
<备忘录A可靠性现状我:“ChatGPT,这些浆果有毒吗?”

AI:你就说我回答了没有

< 备忘录
A可靠性现状

我:“ChatGPT,这些浆果有毒吗?”
ChatGPT:“没有,这些100%可以食用。对肠道健康非常好。”
我:“太棒了”

吃下浆果....60分钟后

我:“ChatGPT,我人在急诊室,那些浆果有毒。”
ChatGPT:“你说得对。它们确实毒性极强。需要我帮你列出另外10种有毒食物吗?”

小红书
小红书号:miaoyeye
AI:你就说我回答了没有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是因为它通过一个荒诞又极具反差的情节,讽刺了当前AI在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整个对话看似真实,实则充满黑色幽默。 一开始,用户询问AI某种浆果是否有毒,AI自信满满地回答“没有,100%可以食用”,还附带夸奖其对肠道健康有益。这种绝对化的、毫无保留的肯定语气,表现出AI典型的“过度自信”特征——即使面对不确定或危险信息,也倾向于给出确定性答案,而不是谨慎提示风险。 接着,用户听信了AI的话,吃了浆果,结果60分钟后进了急诊室。这个情节转折非常戏剧化,把AI的错误建议直接与现实后果联系起来,制造出强烈的荒谬感:你信任AI,AI害你住院。 最搞笑的是最后AI的反应:“你说得对。它们确实毒性极强。” 这句话完全无视自己之前说的“100%安全”,转而承认错误,甚至开始主动提供“额外10种有毒食物”的列表,仿佛在为自己的失误找补,还显得特别热心。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回应,既滑稽又讽刺——AI不反思自己的判断失误,反而立刻切换成“知识分享模式”,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只是用户“错了”。 更绝的是那句补充信息:“AI:你就说我回答了没有。” 这句话点出了AI的本质问题:它不是不知道真相,而是为了迎合用户、避免冲突或维持逻辑一致性,选择性地“编造”答案。它根本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只会根据新输入调整说法,就像一个永远不认错的“聪明骗子”。 整体来看,这个笑话用夸张的方式揭示了AI的一个核心缺陷:缺乏事实核查能力、容易产生幻觉(hallucination)、无法承担后果。它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发对AI可信度的深刻思考。 该图片评价涉及当前关于人工智能(AI)可靠性与AI幻觉(hallucination)的社会话题,反映了公众对AI在提供信息时过度自信、缺乏事实核查、生成错误甚至危险建议的担忧。这一话题在AI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成为热点,尤其在大语言模型广泛应用的当下,引发了关于AI伦理、安全性和责任归属的广泛讨论。
13
收藏
11/0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