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上数学课,老师给我们对答案,她说一个选项我们就大声说对,她说这样上课就不会打瞌睡啦!
 
这时她发现第一排一哥们在睡觉,就大叫了一声:“李叉叉你给我上来这蹲着。”
 
这时最后面一女同学在打毛线,没听清,就大声说:“对……”
 
全班爆笑……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场景通过课堂互动中信息错位制造笑点:前半段建立“对答案必喊对”的惯性思维,老师突然转向纪律管理时,后排学生因专注打毛线而机械式延续“对”的回应,形成强烈的预期违背。语言极简(仅一个“对”字)却精准触发集体记忆——学生时代走神被抓包的窘态、群体无意识跟风行为等现象洞察到位。生理节奏上,前半段重复应答铺垫出催眠感,突然被纪律冲突打破形成张力释放,结尾处女生无心插柳的应答形成三翻四抖式反转,且冒犯性控制得当(未针对特定群体)。但受限于场景单一性,文化普适性较强但惊喜阈值中等。
244
收藏
2024/09/27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