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神病人多年来总是说他胃里有个啤酒瓶。
医生向他百般解释这是一种幻觉,可他总是不听。
这回,他因为患盲肠炎要到医院开刀时,外科医生和精神病医生商议,趁这机会消除他这个古怪的幻想。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当病人慢慢苏醒过来,医生高举一个啤酒瓶说:“我们总算把它拿出来了。”
“你们拿错了,”病人尖声喊叫,“我肚子里的啤酒瓶不是这个商标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双重反转制造荒诞感:首先利用医患认知错位(医生用手术取出虚假啤酒瓶),接着用商标差异打破预期闭环。病人执着于幻觉细节的行为既符合精神病患特质,又暗合现代人对品牌偏执的隐喻,在安全范围内解构了权威医疗体系。结尾的商标纠错形成逻辑回旋镖,既维持了角色一致性又制造认知落差,荒诞中带有对消费主义社会的隐性调侃。延迟反应机制(听众需要先理解手术设定,再消化商标梗)增强了笑点后劲,符合黑色幽默的释放机制。
2024/09/27 20:0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