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同学迟到了,他没有跟老师打报告就匆匆来到了教室。于是老师很生气地问他:“你怎么现在才来上课呀?干什么去了呀?”
 
这个同学大声地向老师汇报:“老师,今天早上没有人叫我起床呀,所以我没有时间吃早餐呀,刚刚吃了就来上课了。” 老师要两个不守纪律的孩子把自己的名字写一百遍。
 
一个孩子写完好久,另一个仍在写着。她问道:“怎么回事?” 他哭着回答:“这不公平!他叫汉斯·弗兰克,我叫罕默德·阿里·托卢叮哈吉·易朴拉西姆·哈朴杜·拉吉德!”
 
某日,A同学从超市买回一个很舒适的枕头。晚上熄灯后,室友们就开始酝酿睡眠了,寝室一片寂静。突然,A在那里发出很舒服的声音:“好爽哦,好爽哦……” 那声音听起来很缠绵,很软,就像,“怎么像叫春?” 一个同学说到,轰,全寝室全体晕倒!!!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内容通过三个独立场景制造笑点:1. 迟到借口与老师惩罚形成反差,铺垫后续名字梗;2. 名字长度对比制造强烈荒诞感,罕默德超长姓名突破常规认知,符合‘意外与反转’标准;3. 枕头呻吟引发性联想误会,利用声音双关和寝室场景共鸣制造尴尬笑点。其中名字梗因夸张程度和现实文化差异(西方短名vs阿拉伯长名)形成最强笑点,符合‘语言技巧中的对比’和‘社会洞察中的冒犯边界把控’,但整体结构松散,三个段落衔接生硬,削弱了累积效应。枕头段落虽贴合学生生活,但‘叫春’比喻略显老套,导致综合得分中等。
302
收藏
2024/09/27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