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某班进行口试,教授问一学生某种药每次口服量是多少?学生回答:“5克。”一分钟后,他发现自己答错了,应为5毫克,便急忙站起来说:“教授,允许我纠正吗?”教授看了一下表,然后说:“不必了,由于服用过量的药物,病人已经不幸在30秒钟以前去世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医学院考试场景构建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利用剂量单位「克」与「毫克」的千倍差异制造致命荒诞感。教授「看表宣布病人死亡」的行为既符合医学权威人设,又通过时间差(学生1分钟纠错 vs 病人30秒前死亡)形成精准反转,将考试失误直接关联到虚构的医疗事故,完成了从学术场景到生死议题的跳跃式解构。语言简洁凝练,5克/5毫克的数字对比、30秒/1分钟的时间错位形成了双重错位张力,药理学常识错误引发的极端后果则放大了黑色幽默效果,符合医学群体对剂量敏感性的职业共鸣,同时在非专业听众中也能通过夸张逻辑达成笑果。
300
收藏
2024/09/28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