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我考了200分,而妈妈的朋友的孩子考了680分。那个孩子去了重点大学,而我只能去打工。九年后,那孩子的妈妈向我和妈妈炫耀,他儿子又应聘了一个月薪过万的项目经理……
而我,却在想:该不该聘用他。
——献给所有成绩不好的孩子们
你,可以不读大学!但你,绝对不可以不拼搏!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段子通过阶层反转制造强烈反差,先以传统教育焦虑场景引发共鸣(高考分差、家长攀比),再用九年后『该不该聘用他』的职场身份逆转完成双杀。符合『意外与反转』标准中『反套路』特质,用十年周期完成对唯学历论的价值解构,最后励志口号将冒犯边界控制在安全范围。延迟笑点在于听众需经历『同情-困惑-顿悟』三层反应,且『项目经理』与『聘用者』的雇佣关系反转精准踩中当代职场焦虑,兼具时代感与情感释放功能。
2024/09/27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