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会上,年轻人无意中遇到当地一个有名的富翁,于是就向富翁请教。可能由于太紧张的缘故吧,有些词不达意,倒是富翁听出了他的意思,就打开了记忆的阀门:
 
“在我最潦倒的时候,我只有5美分的硬币在手上。当我经过一家商店时,我用5美分买了一个苹果,回家以后把苹果擦得很亮很干净。第二天我以10美分的价格卖了出去,然后我又买了两个苹果,回到家把它们擦得更亮更干净。”
 
说到这,富翁停了一下。年轻人已经被富翁那种白手起家的精神感动了,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为了礼貌起见,年轻人还是问了一下:“后来呢?”
 
“第三天,我得到了一笔200万的遗产。”富翁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强烈的意外反转制造幽默效果。富翁前半段讲述用5美分逐步积累财富的励志故事,符合听众对'白手起家'的常规预期,年轻人被感动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共鸣。结尾突然揭露'继承200万遗产'的真相,彻底颠覆了听众对传统奋斗叙事的期待,在冒犯与荒诞间找到了平衡。语言简洁明快,铺垫与爆点节奏精准('第三天'仅用三字完成转折),利用社会对'成功学'的普遍认知进行解构,既能引发听众对鸡汤故事的反思式笑点,又未过度冒犯特定群体。延迟笑点设计让听众需要短暂反应时间,符合'后效测试'标准。
234
收藏
2024/09/29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