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咖啡厅里,服务员走过来说:“先生,这里不让抽烟。”
我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这里呢?”
“也不行。”
我失望地摇了摇头,又走了几步,试探地问:“这里行了吧?”
“还是不可以。”
沮丧的我往左挪了几步,已经不抱希望,“这里也不可以吗?”
“你TM都抽完了还问我!Cao!”
2、A:“身上有火柴吗?”
B:“没有。”
A:“想请你抽支烟呢,真不巧啊!”
B:“火柴没有,我有打火机啊!”
3、问一女同事:你爸姓什么啊?
她说:姓黄。
我又问:那你妈妈呢?
她说:也是姓黄。
旁边一女的说:同姓恋啊?!
4、一小伙酷爱拳击散打。
于是一天去百货。
上门就问收银员MM:妹子,拳套多少钱。
(全套)收银员MM:先生…
请放尊重点…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组内容整体通过语言双关、谐音梗和意外反转制造笑点。例如第一个笑话利用抽烟者不断试探空间的行为,最终以服务员发现对方已抽完烟的暴躁反转收尾,形成逻辑错位;第二个笑话通过火柴与打火机的工具差异制造对话矛盾;第三个笑话用“同姓恋”谐音“同性恋”产生荒诞感;第四个笑话则通过“拳套”与“全套”的发音误会引发尴尬。多数段子符合简洁性、双关技巧和预期违背原则,但部分梗如谐音玩法稍显老套,文化适配性也存在局限(如同姓梗需中文语境),导致整体创新性和普适性略有不足。
2024/09/27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