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宿舍一MM去食堂打饭,指着一份菜问大师傅:“这是什么呀?”
 
“茄子同学。”
 
MM一听就不愿意了,心想:你怎么把茄子和同学连起来说啊。于是又问:“那个是什么啊?”
 
“土豆同学。”
 
“那内个呢?”
 
“莴笋同学。”
 
于是MM生气了,把饭盆往窗台上一墩!“给我来份粉条师傅!”
 
就见那个大师傅把饭盆冲后面乘菜的师傅面前一递,说了声:“粉条哥们!”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食堂场景构建师生关系的错位感,利用重复结构强化荒诞逻辑。师傅将食材拟人化为"XX同学"建立预期,结尾MM反用"粉条师傅"试图反击时,师傅突然转为"粉条哥们"形成双重反转:既打破"同学"称谓的预期,又将人物关系从师生降级为平辈。语言简洁利落,三翻四抖的节奏把控到位(三次蔬菜提问铺垫+粉条反击抖包袱),拟人化命名方式暗含对学生群体的微妙调侃但无冒犯,符合年轻人对食堂趣事的共鸣。不过谐音梗运用较浅,文化隔阂可能导致部分群体理解延迟。
337
收藏
2024/09/27 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