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主任老张,出差到北京。
在街上走累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从馍布袋里掏出大白馍和大苹果,一口馍一口苹果吃起来,十分香甜。
几个北京人见他像坐热炕一样盘腿坐在当街上,吃着那么大的果子和蒸馍,感到十分稀奇,就问道:“同志,你是哪儿的?”
“上村!”
他连头都不抬,继续狼吞虎咽地吃着。
“上村?”
北京人不知道这上村是哪儿的大城市,便又问:“上村在哪儿?”
“上村嘛都不知道?”
他边嚼着苹果边说,“和你们北京的狗蛋是一个村。狗蛋嘛你都不得?就是3575厂那看门的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城乡文化差异制造冲突,用‘上村’与‘狗蛋’这类乡土符号与北京形成反差。老张理直气壮将看门人狗蛋作为地理坐标的反常识回答,既打破城市人群对地域认知的预期(预期违背),又通过‘和你们北京的狗蛋是一个村’实现身份错位的反转(反转力度)。吃馍细节与街头盘腿坐姿的具象描写(肢体配合),以及用3575厂看门人这种具体到荒诞的参照物(夸张对比),共同构建出农村人朴素的认知体系与城市逻辑碰撞的滑稽感。但谐音梗缺失、知识门槛较高(需理解馍布袋等北方农村元素)以及结尾缺乏情感释放,导致笑点爆发力不足。
2024/09/27 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