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乡下的老头到城里去看儿子,在路上把腰扭伤了。
在医院里挂号时拿了个“1”号,这时候大夫还没有上班,于是老头就在门外等。
过了一会,大夫来了,在屋里喊“一号!”老头不知道在喊自己,就没有做声。大夫喊了两声,见没有人答应就往下喊了。
老头见比自己后来的都一个个进去了,很生气。瞅着一个空子就进去问大夫:“我是1号,怎么还排在别人后面?”
大夫看了挂号单说:“1就是一(yao),以后记好了。”然后问老头哪里疼。
老头开口就说:“1疼。”
大夫还算聪明,愣了一下就明白了,诊断完后就叫老头去打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数字谐音梗制造了双重意外效果:首先用医疗场景中‘1号’读作‘一(yao)号’的行业术语打破常规认知,随后老人将‘腰疼’机械替换为‘1疼’形成语言错位。这种错位既符合城乡认知差异的共鸣基础(老人不熟悉城市医院叫号规则),又通过‘数字代人体部位’的反逻辑表达制造荒诞感。大夫的行业术语与老人的字面理解形成错层对话,在冒犯边界上保持安全(未攻击特定群体),且结尾‘1疼’的延迟反应机制让笑点具有回味空间,符合医疗场景下紧张情绪通过荒诞解构得到释放的幽默原理。
2024/09/27 12:5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