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未,一家三口逛公园。
 
孩子:“爸爸,这叫什么树啊?”
爸爸:“不知道。”
 
孩子:“爸爸,这叫什么动物啊?”
爸爸:“不知道。”
 
孩子:“爸爸,这叫什么鸟啊?”
爸爸:“不知道。”
 
被搅得厌烦的妈妈在旁边对孩子说:“你就不要问了!”
爸爸:“你不要妨碍孩子提问题嘛,孩子应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2、母亲节的时候,我教女儿如何给妈妈说祝福的话。
 
我说:祝妈妈身体健康,越来越漂亮,越活越年轻,祝妈妈高升发财…
话没说完,女儿就不耐烦道:知道了,知道了。
我问:你知道什么了?
女儿:缺什么补什么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第二个笑话通过母女对话制造了双重反转:前半段母亲教女儿说吉祥话的铺垫符合常规逻辑,女儿打断时形成第一次意外转折;当母亲追问时,女儿用'缺什么补什么'将祝福语解构为对母亲现状的吐槽,既打破祝福场景的仪式感,又暗含儿童视角对成人客套话的犀利洞察。语言简洁有力,'缺什么补什么'五字同时完成谐音双关(祝福/缺憾)、角色反转(教育者反被教育)和荒诞解构(将祝福降维成补缺),精准踩中'用童言无忌包装社会讽刺'的幽默机制,且在母亲节语境下冒犯边界可控,容易引发成年人对社交礼仪虚伪性的会心一笑。
274
收藏
2024/09/27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