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驾驶一辆手扶拖拉机,抛了锚,停在路边。
一会儿,一位企业家把他的宝马车靠了上来。
老农说道:“先生,麻烦拖一下我的拖拉机,没问题,我很乐于助人的。”
“谢谢,你的车太快了。如果我觉得太快的话,我会亮左边灯;如果我觉得受不了的话,我会亮右边灯,你就开慢点。”
于是,宝马拉着拖拉机在马路上慢慢地行驶着。
突然,一辆奔驰“咻”的一声飞了过去,企业家笑了一声:“想飙车,哼!”
80,100,120,160,200…
两辆车在马路上飙了起来。老农先是亮左边灯,后亮右边灯,可企业家已经忘记了这事儿。
车子经过一路口时,交警向总部汇报:“报告,报告,超速行驶,一辆宝马与一辆奔驰正以大约时速200公里的速度飙车,但更牛的是,一辆手扶拖拉机以同样的速度跟在后面,并且亮着右车灯想超车!”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多层反差制造荒诞喜感:首先是手扶拖拉机与豪车的物理性能对比形成基础笑点;其次是企业家被挑衅飙车导致拖拉机被动加速的错位感;最后交警视角下拖拉机亮超车灯的画面彻底颠覆现实逻辑,形成终极反转。在语言节奏上采用经典三段式结构(求助-飙车-交警汇报),利用车辆时速数字的跳跃式递增强化速度失控的荒诞感,而拖拉机想超车的点睛之笔既呼应前文约定的车灯暗号,又通过执法者的第三方视角将荒诞感推向顶峰,符合『预期违背+夸张对比+延迟笑点』的喜剧原理。
2024/09/28 03:15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