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问一差生:“什么和什么是害虫?”
这差生根本就不懂“害虫”为何意,但又不敢不答,只好这样答道:“我和爸爸。”
老师听后气极又好笑,于是这样讥讽他:“看来你和爸爸还真不简单,好厉害的……”
没等老师说完,差生已急着纠正:“不是我和爸爸,而是老师和爸爸。”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双重反转和语言歧义制造幽默效果。首先差生误将'害虫'理解为'坏人',用'我和爸爸'制造第一次预期违背的笑点;随后在老师讥讽时突然将对象转为'老师和爸爸',形成对师生关系的荒诞解构。利用师生问答场景引发教育经历共鸣,双关语'害虫'既保留生物概念又暗示道德评价,结尾的急转直下突破师生权力关系产生喜剧张力,符合'在安全范围内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但受限于谐音梗的常见形式,在创新性和延迟笑点维度尚有提升空间。
2024/09/27 19:56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