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什么是勇敢?
爹:唬呗!
 
孩子问:什么是温柔?
爹:贱呗!
 
孩子问:什么是老实?
爹:熊呗!
 
孩子问:什么是积极?
爹:得瑟呗!
 
孩子问:什么是丢脸?
爹:嗑碜呗!
 
孩子:“这些我怎么听不懂?”
爹:“二呗。”
 
孩子问:什么是鲁莽?
爹:飚呗!
 
孩子问:什么是强壮?
爹:膀呗!
 
孩子问:什么是软弱?
爹:面呗!
 
孩子问:什么是节俭?
爹:抠呗!
 
孩子问:什么是浪费?
爹:造呗!
 
孩子问:什么是诬蔑?
爹:埋汰呗!
 
孩子问:什么是丢人?
爹:掉价呗!
 
孩子:“这回我一听全懂了!”
爹:“装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笑话通过父子问答形式,利用方言谐音和简洁的俚语制造反差幽默。父亲的回答如‘唬呗’‘贱呗’等以单字方言直击词义核心,符合‘简洁性’和‘双关谐音’技巧,形成荒诞的语言节奏。结尾两次反转(‘二呗’‘装呗’)打破预期,暗含对‘不懂装懂’的调侃,符合‘意外与反转’原则。但部分方言词汇如‘嗑碜’‘埋汰’对非东北受众存在理解门槛,且‘贱’‘熊’等字眼可能触碰冒犯边界,削弱普适性。整体在熟悉该方言的群体中有较强共鸣,但文化差异限制了笑点传播。
171
收藏
2024/09/27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