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天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应聘。
 
面试时,主考官问:“你有一些证书吗?比如: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以及一些其它的荣誉证书?”
 
这个学生立即回答:“没有,但是我有许多准考证!”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证书’与‘准考证’的错位对比制造了荒诞感,精准击中了应届毕业生求职时证书焦虑的共鸣点。以准考证替代证书的回答既完成了‘预期违背’的反转(求职者本该展示成果却展示考试凭证),又利用‘考证失败’的自嘲触发了职场压力群体的情感释放。语言简洁符合三翻四抖节奏(铺垫求职场景-强调证书需求-转折到准考证),且‘准考证’作为学生群体高认知度的符号降低了理解门槛。但未涉及双关或多层笑点叠加,社会讽刺深度较浅,导致后效记忆度和创新性稍显不足。
231
收藏
2024/09/29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