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正看着呢。
来俩小朋友,其中一个小朋友说:“医生,我把玻璃球咽下去了,怎么办啊?”
医生说:“别着急啊,一会我给你开点泻药,然后就能拉出来了。”
只听旁边另一个小朋友说:“那医生你快点的吧。”
医生说:“哎,你着什么急?你也吃了?”
这时候这个小朋友说了:“那玻璃球是我的,我还等着拿去玩呢…”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双重反转制造出强烈喜剧效果。第一层反转发生在医生误以为催促的小朋友也吞了玻璃球,第二层更荒诞的反转揭示小朋友只是急着拿回玩具。这种叠加式意外打破了医疗场景的严肃性,将儿童天真烂漫的特质(对排泄物的无芥蒂、对玩具的执着)与社会规范(医疗处置流程)形成错位对比。语言节奏控制得当,前半段平实铺垫医疗对话,结尾突然切换至孩童视角的荒唐逻辑,利用年龄认知差异形成天然笑点。同时规避了排泄话题的低俗感,用玻璃球这个无害物品保持安全边界,符合全年龄受众接受度。
2020/03/02 07:56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