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两岁的女儿聊天:
问:爸爸干嘛去了?
答:上班挣钱去了。
又问:挣钱干么?
答:给我交学费。
问:爷爷干嘛去了?
答:爷爷挣钱。
问:爷爷挣钱干么呢?
答:给我买奶喝…
问:奶奶呢?
答:奶奶买菜。
又问:妈妈呢,妈妈在干吗?
(我正收拾家务)
答:妈妈不挣钱,只花钱…
天呐…
全职妈妈真可悲啊!!!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段对话通过儿童天真视角制造反差,符合幽默的'安全打破规则'原则。前半段用重复结构建立'挣钱-用途'的逻辑链条(上班交学费/买奶),结尾突然转向'妈妈不挣钱只花钱'形成预期违背,暗含对家庭分工的温柔调侃。幼儿用客观陈述解构了'全职妈妈'的社会价值命题,既精准踩中当代家庭痛点引发共鸣,又以童言无忌消解了攻击性。但受限于对话体缺乏表演支撑,且需特定家庭背景才能完全get笑点,故未达更高分。
2024/09/2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