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甥虽说才九岁,可人小胆大,特爱看恐怖片。一些片子我看的时候都直冒冷汗,他却觉得还不够刺激。
周六,我带他去吃饭,他一边走一边给我讲前不久看的一部食人族影片,绘声绘色地说食人族怎样把人吃掉。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真担心这孩子会有心理问题。
正走着,小外甥兴奋地叫着:“舅舅,那有一家恐怖餐馆,我们下次去那儿吃吧!”我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只不过是一家很小的饭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也不叫“恐怖餐馆”。
小外甥见我不解,又给我指橱窗上的字。我一看,上面贴着大红的美术字:“本店特色:麻婆豆腐、夫妻肺片、老婆饼……”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故事通过儿童视角制造了双重意外感:首先铺垫男孩热衷恐怖片的异常胆量,随后将日常餐馆名称与恐怖元素强行关联形成反转。核心笑点在于利用‘夫妻肺片’‘老婆饼’等真实菜名的字面歧义,在成年人的常识认知与儿童的恐怖滤镜之间形成荒诞对比,既符合‘语言双关’技巧又达成‘预期违背’效果。结尾通过橱窗文字的客观展示替代主观解释,留给读者自行解码的空间,增强互动性与延迟笑果。菜品选择精准覆盖中华饮食文化共识,确保普适性且无冒犯性,儿童将普通事物恐怖化的思维错位也符合‘荒诞解构’原则,整体在安全范围内完成了非常规联想突破。
2024/09/27 23:02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