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弹琴给别人听,大家都听不懂,一天他遇见个妇女她听到琴声就哭了。
弹琴人非常高兴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想起了死去的丈夫。
弹琴人:你丈夫也是弹琴的吗?
妇女答到:我丈夫是弹棉花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双关语和反转制造幽默效果。'弹琴'与'弹棉花'谐音形成核心笑点,前者代表高雅艺术,后者指向底层劳动,反差对比产生荒诞感。铺垫中'大家都听不懂琴声'暗示演奏水平差,但结尾反转揭示妇女哭泣的真实原因与艺术无关,而是联想到亡夫的职业,彻底打破听众对'知音难觅'的预期。语言简洁符合相声'三翻四抖'结构:第一翻(弹琴无人懂)、第二翻(妇女被触动)、第三翻(询问亡夫职业)、第四抖(弹棉花)。既利用语言歧义制造意外感,又以职业落差达成无害冒犯,在文化认知层面具备普适性,容易引发会心一笑。
2022/07/30 11:57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