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吓唬一个顽皮孩子,还没吓唬几句呢,他就哭了,边哭边喊:你等着,我叫我哥来。
 
我说:好,我等着。你五分钟后,他哭着过来了,说:“我哥不在家。”
 
我感叹道,这是多么认真的小朋友啊……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笑话通过双重意外制造笑点:首先建立‘叫哥哥来’的威胁预期,随后‘哥哥不在家’的转折打破常规逻辑,最后用成年人视角的感叹‘多么认真’将荒诞合理化。该结构符合相声‘三翻四抖’的节奏把控,用26秒短对话完成起承转合。孩子的行为既体现童真(误以为威胁有效)又暗合契约精神(准时回报结果),这种矛盾性制造出无害的荒诞感。自嘲式收尾让听众产生‘竟无法反驳’的共情,符合压力释放机制。但缺乏文化梗或社会洞察导致记忆度不足,属于合格的生活流幽默。
345
收藏
2024/09/28 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