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上,老师让小学生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狗》,要求不得少于200个字。
小汤米想了一会儿,开始写道:“我有一条狗,我叫它波比。我喜欢这条狗,它全身都是黑色,只有头颈是白的……”
汤米停下笔来,数了数,字数还差得远。他的搔搔头皮,考虑了几分钟,继续写道:“我每天带波比去公园里散步,天下雨我就不带它出门了。”
他看了看,字数还是远远不够,叹了口气,又写道:“我经常给波比洗澡。它喜欢洗澡,我也喜欢给它洗澡。”
他停下笔来,一数,字数还不够,急得直搔头皮,一会儿看看天花板,一会儿看看黑板。想了想,又继续写道:“波比喜欢吃糖,我经常给它喂糖,可是有时候家里没糖了,我就不给它……”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故事通过小学生凑作文字数的经典场景制造多重幽默效果。首先以重复添加日常琐事的写作过程精准复现学生时代的共同经历(如反复数字数、抓耳挠腮的动作),形成强烈代入感;其次结尾暗藏双关陷阱——主角不断重复呼唤的“波比”既是作文主角也是真实存在的狗,当老师要求朗读时狗闻声闯入的意外反转,既打破线性叙事预期,又巧妙利用语言重复性制造延迟笑点。文中对写作困境的夸张描写(如给狗喂糖的强行补充)与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压力形成荒诞对照,使幽默兼具童真趣味和成人对教育体制的会心吐槽。
2024/10/04 02:1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