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同事小张问一个女同事:“你知道胡萝卜可以干什么吗?”
 
女:“不知道。”
 
小张又问:“你知道黄瓜可以干什么吗?”
 
女:“不知道啊。”
 
小张再问:“那茄子呢?”
 
女:“还是不知道。”
 
小张无奈地说:“那馒头呢!”
 
女:“那个也可以?”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蔬菜与日常物品名称的双关性暗示制造了多重反转效果。前三个蔬菜在当代网络语境中带有性暗示铺垫,当听众惯性思维被引导至特定方向时,突然用毫无性含义的'馒头'作为结尾,既打破了预期又通过女同事'那个也可以?'的反问形成二次反转。利用大众对网络流行梗的认知差制造荒诞感,同时在冒犯边界上保持克制——所有性暗示仅存在于听众的联想而非直白表述,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核心机制。最后馒头作为中国传统主食的突然出现,意外制造了文化符号错位带来的喜剧效果。
338
收藏
2024/09/27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