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
 
我以为去麦当劳,原来是字母圈😭
小红薯67725B4C亲人之间真的有量子纠缠°的有一次我约了

我以为去麦当劳,原来是字母圈😭

小红薯67725B4C
亲人之间真的有量子纠缠°的有一次我约了第
二天去当m然后我妈给我打电话说让我注意安全
说他梦到我受伤了被人打了这件事真的
把我吓到了

6天前 上海回复
我活着直到我变虚拟
我真要笑死了。。。

6天前 辽宁回复
2.2万

展开9878条回复
蛤? 我以为去麦当劳,原来是字母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的幽默来源于一个典型的“误会”和“双关”的结合,以及网络文化中常见的“谐音梗”和“反差”。 首先,原帖用户说:“亲人之间真的有量子纠缠”,然后讲了一个故事:他约了第二天去当m,结果妈妈打电话提醒他注意安全,说梦到他受伤被人打了。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温馨又玄学的亲情故事,让人觉得母亲的梦境很神奇,仿佛真的有“量子纠缠”这种超自然联系。 但关键在于“当m”这个说法。在中文网络语境中,“当m”通常被理解为“当麦当劳”(McDonald's),因为“m”是麦当劳标志性的字母。所以用户本意是“第二天去麦当劳”,但“当m”这个表达本身就带有一种模糊性。 然而,评论区的回复“蛤?我活著直到我变虚拟”和“我真要笑死了”暗示了另一种解读——“当m”在某些亚文化圈里,尤其是“字母圈”(即BDSM或SM文化中,M代表Masochist,受虐者)中,是一个隐晦的代称。因此,“去当m”可能被误解为“去参与某种SM活动”或“去当受虐者”。 于是,整个笑话的笑点就出来了: 1. 用户本意是去麦当劳吃东西,语气轻松。 2. 但“当m”这个说法,在特定语境下会被误解为进入“字母圈”(SM文化)。 3. 母亲梦见他“被人打”,正好契合了“M”角色的设定——受虐者被打。 4. 所以,网友突然意识到:原来母亲的梦不是巧合,而是“精准预言”了他要去“当M”(受虐者),而不是去麦当劳! 这种“误读”带来的荒诞感和反差,让网友觉得非常搞笑。尤其是最后那句“蛤?我活著直到我变虚拟”——这是对“我真要笑死了”的夸张回应,表示自己都快笑到变成虚拟人了,进一步强化了喜剧效果。 总结: 这个笑话好笑是因为它利用了语言的歧义(“当m”既可指麦当劳,也可指SM中的M角色),结合了母亲梦境的“神预言”,制造出一种荒谬又合理的错位感,让人在恍然大悟后忍不住发笑。 该内容涉及中文网络文化中的谐音梗、亚文化圈(BDSM/字母圈)的隐晦用语解读,以及网络流行语如‘量子纠缠’用于形容亲情的玄学表达。同时提到了麦当劳(McDonald's)的简称‘m’与SM文化中‘M’(Masochist)的身份代称之间的双关误解,属于网络幽默中常见的语义歧义和反差笑点。
61
收藏
10/22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