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员外要出远门,临走前嘱咐儿子说:“要是有人来找我,问起‘令尊是否在家?’,你就回答‘家父有小事外出,请进来用茶。’”
他知道儿子痴呆,生怕儿子忘了闹笑话,就把答话写在纸上。
父亲走后,儿子把字条拿出来背了又背。
可是三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访,儿子认为这张条子没用,就把它放在灯上烧了。
偏偏在第四天来了客人,进门就问:“令尊是否在家?”
员外的儿子一急,把背熟了的答话全忘了。
猛然间看到桌子上的灯,恍然大悟,忙说:“家父没了。”
客人听了大惊失色,追问道:“令尊前几天还好好的,几时殁了?”
儿子回答得很爽快:“昨晚烧掉的,只留下了一些灰。”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双重误解制造笑点:员外儿子将‘家父没了’的字面意义(纸条被烧)与社会礼仪中的死亡隐晦表达(去世)形成错位。灯盏烧纸条的视觉联想强化了荒诞感,客人追问‘几时殁了’与儿子爽快回答‘昨晚烧掉’形成致命反差。故事结构完整,利用痴呆人设合理化逻辑断层,双关语‘没了’既符合纸条消失的事实又暗合丧事用语,在冒犯边界内完成对礼仪文化的形式解构。烧纸条行为与三天空等的铺垫,为最后反转提供合理动机,符合相声‘三翻四抖’的节奏把控。
2024/09/27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