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4岁,昨晚做作业。
题目:下列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然后是:大象,长颈鹿,鱼,奶牛。
我儿子圈的奶牛,我问为什么是奶牛呀?
宝宝回答:因为只有奶牛可以挤出奶。
我想了半天,好吧,我承认有道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孩童的纯真视角制造了巧妙的反差幽默。在归类动物的常规思维中,成人会默认以'水生/陆生'或'哺乳类/鱼类'为分类标准(鱼是正确答案),但孩子却用'产奶实用性'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标准选择了奶牛,形成了违反预期又合乎童稚逻辑的反转。母亲'我承认有道理'的无奈反应加强了亲子互动的真实感,既展现了儿童认知发展期的可爱特质,又暗含对成人思维定势的温和解构。笑点同时具备意外性(打破分类常规)、共鸣感(辅导作业的经典场景)和情感温度(天真无邪的答案),虽未达到爆笑程度,但能引发会心一笑。
2024/09/28 03:3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