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在上常识课,老师:“同学们,家里的东西坏了,需要修理,那么修理需要哪些工具?”
 
小刚:“扳手!”
老师:“好。”
 
小亮:“钳子!”
老师:“说得对。”
 
小明:“搓衣板。”
老师:“搓衣板能修理什么呀?”
小明:“我妈妈说能修理我爸爸。”
老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巧妙的反转和双关语制造了幽默效果。前半段围绕修理工具展开,营造出常规课堂问答的预期,但小明提出的'搓衣板'突然打破逻辑惯性,将物理修理工具的概念偷换成家庭关系中的'修理',形成意外转折。'修理爸爸'的答案既暗含中国家庭中'妻管严'的文化共识,又用儿童视角消解了严肃性,在冒犯与共鸣间取得平衡。谐音双关的手法简洁有效,'搓衣板'作为具象化符号容易触发听众对夫妻互动的联想,符合大众生活经验且留有回味空间。
204
收藏
2024/09/27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