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头在北京专吃烤鸭,据说地道的烤鸭很难吃到,有次带了一票人去吃地道的北平烤鸭。
 
“老板!给份烤鸭,要地道的!”
 
只见小妹端了一份烤鸭上桌。
 
“烤鸭到!”
 
老头先止住大伙的口食,摸摸烤鸭的屁股,气呼呼叫小妹来说:“你这不是北平烤鸭,是南京板鸭,换一份!”
 
小妹见状赶紧端回去换了一份。
 
“烤鸭到!”
 
同样地,老头摸摸鸭屁股又气呼呼道:“小妹!这是天津盐鸭,换!”
 
小妹端回去告诉厨师,又端了一盘上桌。
 
“烤鸭到!”
 
老头重复动作,终于说:“可以吃了!这是地道北平烤鸭!”
 
此时,突然从厨房跑出一位厨师,跪在老头的前面道:“我从小就是孤儿,不知生在何处,能否摸摸我告诉我是哪儿人!”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三次重复摸鸭屁股检验地道性的荒诞设定,建立强烈预期后突然转向厨师跪求鉴定身世的反转,利用职业特性(厨师天天接触烤鸭)与身份困惑(孤儿寻根)形成错位笑点。老头用摸鸭屁股鉴定地域的伪专业知识制造认知反差,结尾将物体检验逻辑迁移到人类身上完成超现实升华,符合'意外与反转'、'荒诞解构'、'情感释放'三大幽默机制。厨师下跪动作与严肃寻亲请求形成的巨大反差,既突破日常逻辑又未触及冒犯边界,在京津地域文化圈层中还能触发'烤鸭流派之争'的亚文化共鸣。
229
收藏
2024/09/27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