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有一对奇葩男女。
冬天天冷,于是两人合围了一条围巾并肩进教室上课。
上楼的时候,女生的高跟鞋不小心踩空了。
2、同学A:你作业写完了吗?
同学B:哎…
同学A:叹什么气啊?
同学B:我想跟老师商量一下,作业在我手里攒了一个寒假了,有感情了,能不交吗?
3、同学:有没有耳机啊?
店主:有,稍等。
同学:不要L码的,给我来个小码的就行。
店主:L码?那是指带左耳的。
4、那年,同学跟恋人圣诞节去开房,结果被告知房间都订满了。
两个人坐在宾馆楼下对面的长椅上望着宾馆说:“你看,整幢楼都在摇哦!”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四个笑话整体上在多个维度达到了幽默效果。首先,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笑话都运用了意外反转(如作业有感情、L码指左耳、宾馆摇晃的暗示),打破常规逻辑制造惊喜;其次,语言简洁且善用双关(耳机尺寸与左右耳的谐音梗)和社会现象解构(学生拖延作业、圣诞节开房),容易引发学生群体共鸣;第三,部分笑话存在延迟笑点和可复述性(如宾馆摇晃需要听众稍作思考)。但第一个笑话缺乏核心笑点,仅靠场景铺垫未能形成有效反转,拉低了整体分数。整体上符合安全打破规则、在冒犯边界内制造荒诞感的原则。
2024/11/05 02:05